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黄圣依 -“拥有被别人讨厌的勇气”
(1) 解读黄圣依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是在起起落落的淘汰赛的竞争中推进,于是不断地有人离开,于是有人哭、有人慌、有人不安、有人沮丧,而留下的也都内心忐忑。一路走来黄圣依的稳定心理素质, 也让她在众多姐姐中独树一帜,让我对她刮目相看。
在节目中黄圣依因为她的霸气、自以为是等等表现,让她的人气分一直都不是太高。但不得不说 ,她的稳定的心理素质,称得上是打不死的小强。
黄圣依在二公时自荐当队长,可是双选遭到轮空;三公四公时极力推销自己,都没有人主动选择她;五公时她屡次向宁静表明决心,可最后宁静没有选择她,在第五次公演的舞台,黄圣依献上了十分精彩的solo表演,唱跳都非卓越,最终还是被淘汰。
不管每次公演怎样的结果,也不管有没有选到想要的歌和舞蹈,在面对所有的挫折和不愉快,依依每次都能调整好心情专心表演。自始至终,这位依依姑娘都是斗志昂扬,不懊悔,不抱怨。让我看到了她个人身上具有的 “拥有被讨厌的勇气” 。
(2) 被讨厌的勇气
在我们的认知中,我们总是不希望跟别人发生冲突,或者被人“讨厌”,被朋友,家人,甚至是网络上素未谋面的陌生人。认为被讨厌或许反射出我们身上的缺点,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小心翼翼,对他人的评价格外在乎。
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的公演比赛就是淘汰制度,期间的压力可想而知,如何在参赛过程中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直接会影响到技能的发挥。太在乎他人的评价反而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调节。因此,如何在压力和挫败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,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和承受力。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是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,对阿德勒 《自卑与超越》“世界极其简单,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” 的解读和分析,告诉人们:“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,所谓的自由,就是被别人讨厌。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,终点是共同体感觉” 。
(3)什么是课题分离
所谓的课题分离,就是能够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,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。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,不管我们是孩子还是成年人。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常识,每个人的课题都必须自己承担,而别人的课题也是如此,我们根本无法左右。
而每个人想要人格变得更为完整,不要受人际关系困扰,我们就必须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课题。比如成年人的课题可能需要学会放手,掌控好自己的生活。每个人需要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,每个人的课题都不一样,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责任需要成长。
很多人都只是看到了别人的课题,却不知道自己的课题。所以才会让沟通存在很大的不对等。而这个课题也告诉我们界限的重要性。 根据课题分离的原理,别人喜不喜欢自己,那是别人的课题,黄圣依无法改变,这根本不是她们的课题。她能够做到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够做到的。
(4) 阿德勒的经典句子: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
-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,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
- 自己的价值由自己来认可, 想要自由,就要接受被别人讨厌
- 课题分离,分清是自己的课题还是他人的课题,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由谁承担,那就是谁的课题
- 我怎么对待其他人,这是我的课题;其他人怎么对待我,这是其他人的课题。
-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、不害怕被别人讨厌、不追求被他人认可,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,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,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。
- 会在意你长相的,只有你自己。 不完美也没什么不好,这样才有人味,也是可爱之处
(5)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,在于你是什么样子
大多数人在面对被拒绝或是挫败时,都会感到痛苦和情绪受伤。就像我们可能被尖锐的物体刺伤,我们的情绪,也容易在一些情境中受伤,如果不及时处理,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就会影响到技能的发挥。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并不是要去吸引被讨厌的负向能量,而是,如果这是我生命想绽放出最美的光彩,那么,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,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做自己。“问题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样子,而在于你是什么样子”
从黄圣依的身上,也许我们可以学习到心理成熟是需要拥有 “被讨厌的勇气”。
------
黄海凌 ,MA, CCC, RP 安省注册心理咨询师,咨询客户过2000多人次,在过去的8年中帮助婚恋中的人走出情感婚姻的困境。 感性认知理性分析每一段的关系,是婚恋情感的护航员。 微信:fellowtraveler 开设课程: 6节云课程: 恋爱101, 如何找到对的TA 6节云课程: 在婚姻中如何让爱情保鲜
|